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文军通讯员姜胜来这是一块2毫米厚的巴掌大小的玻璃盘,容量高达360TB。
湖北日报媒体记者文棍通讯员姜胜来这种巴掌大、厚2毫米的玻璃盘容量高达360TB。您可以存储 25,000 部高清电影并永久保存。可以一次写入大量数据,使其“像刻在石头上一样永恒”。近日,在湖北省举办的重大“尖刀”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展览会上,国内首个玻璃多维存储光盘及盘库系统引起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魏来)“我们不能再依赖国外的传统存储介质,我们需要安全、独立、智能的存储设备。”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湖北谷光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张静宇透露,这项创新的自主可控存储技术将于年底实现产业化。他今年正在与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联系以申请其应用。未来,他将领导互联网数据中心、大规模AI模型训练数据存储、历史档案长期保存等重点领域的服务。该项目由张静宇牵头,致力于下一代低成本、超高容量永久数据存储技术的研发。所开发的玻璃多维光存储技术具有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对存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01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毕业后,张静宇继续致力于学术研究。 2017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完成光电子学研究生博士学位后,他决定回国实现他的梦想是进行科学研究。 “存储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需要全产业链的创新协作。湖北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对于一些光电领域所需的激光器、光开关,上下游都可以找到几家专业公司进行响应。”张静宇告诉记者。 (湖北日报全媒体)回国后,张静宇带领的科研团队攻克了玻璃多维存储技术发展下载速度慢的核心问题,研发出了读写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的旋转伺服光驱系统。目前该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来或将广泛应用于文件存储、数据中心和云存储市场,带动数据存储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引发一场革命。g 现有的热数据和冷数据存储技术。项目前期,湖北光谷研究院推动项目团队与华日激光的深度合作,加快了光存储核心部件的技术进步和国产化,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产业化阶段,开发院武汉产业创新中心与湖北光谷研究院保持密切沟通,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与项目组的多次文件和讨论,他们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 2024年,张静宇引导毕业生创办了武汉一药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联合创始人。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并考察示范成果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的成功案例和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包括玻璃存储介质技术。张靖宇和他的团队将按照秘书长的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力关键驱动力的作用。 “从文秦汉的甲骨文、竹简到今天的玻璃仓库,保存数据就是保存文明。”张靖宇表示,这一成果将助力湖北省打造仓储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