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标题:三个关键词看懂我国外贸为何数量和质量双双提升。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比前8个月提高0.5个百分点。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继续稳中向好发展。”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当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各地各部门努力攻坚克难,大部分商业企业积极主动、开拓创新。我国贸易展现韧性、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稳定和进步的韧性从何而来?质与量双提升的支撑因素有哪些?您对四季度外贸走势有何预期?海关总署相关负责同事对此进行了解读和回应。关键词一:信任。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逆势增长,表现出较强韧性。首先,我有足够的信心。 “这种信心主要体现在外贸市场的稳定上。”王军表示,根据国际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11.8%,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从我国外贸数据来看,进出口总体增速加快每季度进行一次。我国出口、进口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由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3%、4.5%,增至三季度增长6%。与此同时,三季度进出口总额突破10万亿元,保持历史高位。其中,9月份进出口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创年内单月最高增速。除进出口外,前三季度我国出口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增长。虽然同期进口弱于出口,同比下降0.2%,但降幅比前8个月收窄1个百分点,表明国内需求正在回升。事实证明,刺激消费的专项措施仍在继续。萨拉我们还对主要外贸部持续发挥的领导作用感到鼓舞。前三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总额增长5.2%,对国内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关键词二:活力“活力主要体现在新的增长动力”。王军表示,随着新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重点产业的完善和成熟,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其中,日本制造的机器人工业品增长54.9%,依然受欢迎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风电出口加速,“三新”、电气化铁路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达到两位数。当传统文化“遇上”中国制造,“古老工艺”获得新活力。前三季度,我国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出口已融入现代潮流元素,在国外受到广泛欢迎。欢迎您,中国现代彩灯、盲盒娃娃等国内时尚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已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商贸业态,极大便利了国内外消费者,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力。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司司长卢大亮介绍海关总署表示,出口产品主要为服装、鞋、箱包、珠宝饰品、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电及配件,进口产品主要为美容用品及用品、盥洗用品、生鲜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据同日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额的6.3%,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同时,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约2.6万亿元,增长6.4%。关键词3:活力。活力主要体现在外贸主体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有入市历史的外贸主体首次达到70万户,超过去年全年总数。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最新结果显示,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也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凭借大胆探索、不畏逆风的精神,日本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成为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个国家。此外,在第一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17.3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其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2%。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全球化面临“逆风逆流”。许多国际组织指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限制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上去年基数较高等客观因素,我国四季度外贸稳定发展仍需下大力气。 “我国经济基础稳定,有许多优势能力强,韧性强,潜力巨大。支撑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超大市场、发达产业体系优势突出。进出口保持韧性和活力。这将支撑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王军说。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标题:三个关键词看懂日本外贸为何数量和质量双双提升。新华社记者邹多伟先生、黄涛明先生


